Saturday, March 05, 2016

試讀:《船上的男孩》

二次世界大戰前的三零年代,從美國開始掀起了經濟大恐慌,當外在條件都失去了控制,填飽肚子成了人們優先要考慮的課題,成功不僅倍加珍貴,更是一種鼓勵人心的力量,《船上的男孩》描寫的就是一支由九位大學男孩所組成的划船隊伍,如何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之下突破重重困難,克服外在環境並且戰勝自我,接連戰勝來自東岸的歷史名校划船隊伍,最後並且登上奧運舞台,奪下勝利金牌的故事。

故事要從作者訪談喬.藍恩茲開始說起,五歲時母親過世,父親再娶之後原本還算幸福的家庭卻因為經濟走下坡而出狀況,父親的工作變得不穩定,經濟越來越吃緊,後母抱怨連連,於是,就在喬某天放學回家時,發現父親已經打包好全部家當,帶著後母與同父異母的弟弟們準備離開去尋找更好的機會,但他卻被留了下來,接下來的每一天,喬只能靠自己的勞力,努力存活下來,那一年他才十五歲。

為了謀生喬不放過任何出賣勞力換取微薄收入的機會,這也讓他鍛鍊出強而有力的身體,上了大學之後,喬選擇加入華盛頓大學的賽艇隊,印象中賽艇向來參與者都是穿著光鮮亮麗的貴族學生們,也因此外表寒酸的喬不免遭到冷眼對待,但喬並未因此而退縮,反而更加地投入練習,強健的體魄加上堅強的意志,讓喬得以在隊伍中掙得一席之地。

但如果以為這樣就足以過關斬將,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直達巔峰取得金牌的話,就太小看賽艇這項運動了,《船上的男孩》不厭其煩,鉅細靡遺地描述許多與比賽相關的知識細節,引領讀者進入這項偉大的團隊運動,八槳賽艇的比賽距離在兩英哩到四英哩之間,全程不過短短十數分鐘,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靠的是團隊合作無間,需要過人的體力與隨時可以發動的爆發力,精準的掌控,不容一絲一毫的錯誤,一個失誤往往就是無法挽回的後果,因此團隊之間的默契相當重要,絕非僅靠個人能力可以左右,除此之外,賽艇的製作品質所產生的優勢,全隊臨場的反應,教練的策略等等,都與結果息息相關,閱讀《船上的男孩》就如同上了一門賽艇入門課。

以一個十多歲就被遺棄的男孩而言,喬的心中充滿了不安與對未來的恐懼,但他知道唯有努力才有成功的機會,因此他不斷繼續四處打工賺取自己的學費,認真在學業上求進步,更重要的,他也試著在划船的過程中,尋找自己所缺少的東西,那是他從小失去的關愛,與手足在一起的共同感,以及得以受人尊敬的成就與尊嚴,喬疑惑的在划船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也因此他的表現一直起伏不定,一路走來,在群體中的良師益友幫助下,喬才終於逐漸放下心中的障礙,成為穩定而不可或缺的一環。

《船上的男孩》雖然以喬的成長作為背景描述這一支隊伍的故事,但在當年的大環境下,同樣的故事也可能發生在其他隊友的身上,這些成長背景互異的男孩,同樣來自西岸的勞動階層,可能與喬相同,為了生活下去而努力著,也或許因為這樣相同的條件,讓他們在一路參與賽艇隊的過程中,有了一種只能成功不許失敗的認知,驅動著他們前進吧。

另一方面,書中也描述著柏林情勢的變化,希特勒崛起,德國迅速的改變著,那是二次大戰的前夕,國際間瀰漫著一股詭譎的氣氛,甚至影響到各國參與柏林奧運的意願,這一部分的歷史,也頗值得一看。

作者丹尼爾.詹姆士.布朗以傳記方式描寫出一個大時代的情境,那昏暗而失去希望的年代如何影響著人們,《船上的男孩》們又是如何藉由投入這項運動而改變自己的人生,雖然試讀本並非全本,因此我們尚未能讀到男孩們進軍奧運的精采表現與動人時刻,但閱讀完畢,翻回一開始作者訪談喬的描述,談到華盛頓大學划船隊那一段經歷時,喬總是一次又一次地潸潸淚下,我們不難感受到,那是一段動人的歷史,不凡的成就,是人們不肯輕易向命運低頭的努力,是點燃希望火花的無窮動力,在划船的賽事裡,唯有人與船可以融為一體才能成功的戰勝一支又一支實力堅強的對手,《船上的男孩》實實在在讓讀者感受到那靠著自己的力量,迅速往前划向生命坦途與希望的動力。

出版社:凱特文化
書名:船上的男孩
作者:丹尼爾.詹姆士.布朗 (Daniel James Brown)
譯者:李昕彥

博客來網址

No comments :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