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法蘭西組曲》
戰爭的顏色一定是血腥的紅色?讀過《法蘭西組曲》才知道,原來在血腥的背後,還有憂鬱的藍色,絕望的灰色,希望的綠色,以及更多各種五顏六色、七彩繽紛的交織在戰時的氣氛中,「戰爭」兩字所代表的並不只是殘酷的侵略,人性中許多的優劣因子都在戰爭中一一浮現。
1940年,二次大戰中期,德軍即將攻入巴黎,巴黎民眾憂心忡忡,不知道是否該逃離巴黎,直到那一晚,德軍終於兵臨城下,民眾倉惶出走,不分貴賤,王公貴族與平民百姓一樣踏上逃離巴黎的漫漫旅程,差別的或許是一開始有錢有地位的人帶著車隊,收拾著維持一定尊嚴派頭所需要的大小家當,浩浩蕩蕩的出發。而一般平門百姓只能想辦法帶著一點細軟,鎖上巴黎公寓的大門,幸運的擠上火車,運氣差的就只好步行,一步步逃離戰爭的陰影。
只是,逃難的人潮開始之後不久,蜂擁向外的民眾數量之巨,讓沿途的村落無法負荷,很快的,糧食、油料,住宿的房間,生活必需品統統陷入供應不足的狀態,這時身份階級已經沒有什麼意義,只要能找到一個房間睡覺,一些食物飽餐一頓就已經算是幸運的。
逃難隊伍中,有仍然高高在上的銀行家,有不顧父母反對逃離逃難隊伍想要投入軍伍滿腔熱血的青年,有仍然想要靠著身份取得特權的作家,有擔心從軍在前線兒子生死的夫妻,人生百態在那逃亡的日子裡一覽無遺,戰爭中的法國就像是一部人生交響曲,不同的樂器各自譜出獨特的曲調,時而平靜時而激情。
故事一轉,進入德軍進駐法國小鎮後的另一個景象,他們緊守著規定,帶著命令,分別住進不同民眾的家中,在日常相處互動間,民眾從恐懼轉為好奇,從厭惡轉為理解,從一開始法國民眾充滿了對侵略者的反感,漸漸的,他們發現綠色制服下的德軍,其實就跟自己家裡的子弟一樣,只不過是個年輕的大男孩,在家鄉一樣有父母,有妻子,或是情人在等待他們,一樣有著思鄉的情感,無論民眾或軍隊,都渴望戰事早日結束,生活能回到正軌。
只是勝利者與失敗者的宿命就像緊箍咒緊緊的框住雙方,當鎮上有人曾經因為戰爭被俘虜,當老一輩的長者打從心底充滿著對入侵者的不屑,當雙方仍然有著互相猜疑的心,事實不斷的提醒著,戰爭仍然存在,即使剛開出新芽的愛苗也只能停留在互不侵犯、相敬如賓的狀態了。
殘酷的戰爭底下,戰士們不過是奉令行事的戰爭機器,他們的心中充滿了無奈,卻也不得不貫徹上級指令,以成就領導人的夢想,而法國民眾雖親身與敵人相處,瞭解到敵人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愛的男子,但也只能無奈的接受雙方生為敵對的事實,人生的無可奈何莫過於此,如果沒有戰爭,他們不會有機會去接觸彼此,而讓他們互相接近的原因,卻也是阻隔任何關係繼續發展的同一理由,多麼的令人感傷啊。
作者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是俄國猶太裔人,因為身分關係和猶太身世,39歲時死於奧斯威辛集中營,《法蘭西組曲》是他未曾發表過的遺稿,全賴兩個年幼的女兒不放棄的保護手稿,才有重見天日的一天,依蕾娜在書中沒有刻意描寫戰爭的血腥,而是冷眼旁觀從民眾逃難的旅程寫起,從小鎮居民與德軍互動寫起,反而更生動的描繪出戰爭對人心所帶來的衝擊與懼怕,戰爭的無情殘酷或許不在燒殺擄掠之間,對未來的未知與絕望,對生命的無能為力恐怕才是真正令人懼怕的事。
60年的等待是值得的,雖然依蕾娜未能順利完成《法蘭西組曲》計畫中的五部曲,但是現存的《法蘭西組曲》已經成就了依蕾娜的不朽文學地位,危機四伏的戰亂中依蕾娜不忘高貴的人性,即使有醜陋的戰爭存在,仍然有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幫忙同胞逃亡,有願意拿出僅有的物資與人分享的可貴情操,這樣的戰爭場景,讓我們看到人生的價值在艱苦時候更加發光發熱。
出版社:聯經
書名:法蘭西組曲
作者: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 Irène Némirovsky
譯者:蔡孟貞
No comments :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