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21, 2010

試讀:《我想念我自己》

「記憶」應該是人類擁有的各種情緒與感官背後,最私密的一道防線,人們依靠著記憶,保存著喜怒哀樂各種情緒,賞心悅目的美景,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幸福降臨的喜悅,失去所愛的痛苦,各種不同的反應,若沒有記憶來保存,如何能一再的讓我們回味再回味,快樂喜悅的記憶大大方方的與人共享,不願讓人知道的秘密就收藏在記憶裡,沒人奪的走,沒人會知道,那是僅僅屬於自己的秘密花園。

《我想念我自己》故事的主角是正當盛年的哈佛心理學教授,也是語言學的權威愛麗絲,忽然之間,她發現自己開始變得容易遺忘,甚至在每天慢跑經過的住家附近瞬間失去方向感,她走進課堂卻忘記昨天才花上許多時間準備的課程到底是什麼,當情況越來越嚴重,愛麗絲才發現自己罹患了早發性的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有效的醫藥可以控制,罹病的病患只能隨著時間的流逝面對越來越嚴重的病情,愛麗絲雖然貴為擁有高學歷的哈佛終身職教授,有優於常人的智慧,也無法避免病魔的摧殘,《我想念我自己》就是從愛麗絲的眼中去描寫自己發現患病之後,一天天的病情反應及心路歷程,以及面對這讓人懼怕的疾病來臨,愛麗絲的家人與朋友對她的現況所呈現的態度,讀之令人動容。

一點一滴漸漸失去的記憶背後,代表著原有熟悉的世界也隨之改變,即使趁著記憶清朗之時替自己留下許許多多的便條紙,即使在黑莓機上記下了每一件待辦事項,情況惡化時,往往一轉身之後,馬上將一切遺忘在腦後,這樣的感覺該讓人如何坦然面對,當你擔心出門以後找不到回家的路,擔心一覺醒來再也不認識枕邊人,那種心境恐怕要比任何的折磨還要來得苦,或許換個角度來看,突如其來的永久性失憶要比逐漸消失記憶的阿茲海默症患者來得幸福多了。

作者以愛麗絲的角度來寫病患的心情,讓讀者可以設身處地的體會病患所要面對的一切,我們看到愛麗絲不得不放棄心愛的研究與教學工作,看到她獨自探訪照顧患者的安養中心,看到她替自己有朝一日所準備的解脫之道;原本輕而易舉的日常行為成為攀登聖母峰一樣艱鉅的工作,工作夥伴因為不知道如何與她相處而尷尬的躲避,每一道情緒的波動都像衝擊著記憶的裂痕,讓記憶逐漸碎裂、解體,終於再也不存在,讓人找不到自己。

還好家人的陪伴替故事做了完美的收尾,原本各自分散的子女也因為母親的狀況而有了改變,讓小說的結尾在消逝的記憶中找到還算不錯的結局,而我們現實生活中,是否有人面臨著同樣的痛苦而無法找尋到適當的生理與心理治療?《我想念我自己》透過不同的方式讓我們對阿茲海默症有了些許瞭解,根據網路上的資料,美國就有400萬名病患,全世界更高達2400萬名病患,或許你我身邊就有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人,期望讀過《我想念我自己》之後,我們也能多付出一點包容,一點關懷,還有愛。

出版社:遠流
書名: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
作者:莉莎.潔諾娃
譯者:穆卓芸

No comments :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