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09, 2014

試讀:《聖母峰之死》

Print書中一開始作者強.克拉庫爾就敘述了為何第一時間撰寫這本書的心情,身為當天在場並且倖存的一員,身為以記者身分參加的一員,面對史上最大的山難,他想要就自己的記憶與理解拼湊與還原真相,也算是給自己、死者及家屬一個交代,因此趁著記憶猶新,聖母峰山難事故隔年就出版了《聖母峰之死》,這本書也曾經被改編為電影,而這一次則是重譯出版的版本。

即使不是從事登山活動的人,對於聖母峰王者姿態的肯定絕對也是無庸置疑的,就是有著高難度的挑戰,讓登上聖母峰具有著無限的征服魅力,對於不懂高山的人而言,想像的只是把海拔拉高,有更長的路程要攀爬,更多的困難要克服,卻往往沒想到,高山上面臨的不僅只是這些挑戰而已,高山變化莫測,人體有著一定的極限,攀爬高山已經不是簡單的收拾行囊,規劃日程就能動身上路的事,就算是登山好手,也需要縝密的規劃,從高山氣候的適應,氣象的觀測,同行者的選擇及任務分配,後勤補給與聯繫,每一個環節環環相扣,唯有每個細節通通到位,才有機會感受站在世界屋脊上那短短幾分鐘的成就。

強.克拉庫爾是以《戶外》雜誌記者的身分參加「冒險顧問公司」領隊霍爾所帶領的登山隊加入這一趟遠征,儘管聖母峰高不可攀,但如霍爾這樣的登山者認為,只要有一定的體能加上完善的規劃,人人都能登上高峰,這樣商業化的操作可不比完全沒有路跑經驗者去參加全馬,畢竟跑不動了隨時可以放棄,醫療備援也近在咫尺,在海拔動輒六七千公尺以上的地方,任何突發狀況包含身體的不適應,可是一切都需要靠自己解決的。

《聖母峰之死》仔細的描述登山隊登山的過程,他們必須在不同海拔高度待上一定的時間讓身體適應高山氣候,也讓心理適應即將到來的挑戰,作者一一描寫每個參與者的背景,包含其他的隊伍中的成員,其中也包括當年同時挑戰,由高銘和領軍的台灣隊伍,除此之外,對於與攀登這世界之最相關的歷史、人物、路線,就連不可或缺的雪巴人,通通鉅細靡遺的在他的紀錄中,雖然無法親身走上這一遭,從書中的記錄裡感受,倒也不難體會過程中的心情變化,從一開始的期待盼望,過程中的艱辛,等待時的忐忑不安,到登頂時的如願以償,發生變故後的焦急,過程中的心有餘而力不足,事後心理的負擔,只能說敢參與這樣的挑戰無論成敗都是勇者啊。

就這樣,1996年5月10日,三支不同隊伍在同一天挺進主峰,或許是意外,或許是輕忽,許多原本不以為意的小事接連在一起,造成不可挽回的意外,在高山上,人與山的力量完全無法相較,任何一場暴風雪都足以破壞最周詳的計畫,憾事終究是發生了,也像是在提醒著前仆後繼想要征服高山的人們,高山並非遙不可及,但要遵守著山神所定下的遊戲規則,等待最佳的時機,如果時機不再,就只能息鼓收兵,等待捲土重來,千萬不可狂妄自大,認為可以掌控一切,否則付出的代價將永遠無法彌補。

《聖母峰之死》像是紀實報導般的描述這場災難的過程,但人在高山上的記憶與思考終究會受到生理因素的影響,加上作者有許多內容並非親眼所見,而是事後靠著訪談及記錄拼湊而來,因此「紀實」二字或許還是有些勉強,但仍不失為值得參考的記錄,從文字中我們看到了許多值得探討的議題,以商業化的手法經營,靠著雪巴人打先鋒開路,一路靠著氧氣上山,這樣攻頂的意義是否仍舊存在一樣的價值?在付費的前提下,發生災難時,嚮導是否應該不顧自我而優先照顧客戶?而災難發生時,面對已經奄奄一息無法存活的登山者,救難與攻頂的抉擇在道德上又該如何判斷?除此之外,面對高山,有太廣泛的議題牽涉到人類的道德與價值觀,在《聖母峰之死》一書中,讓我們不得不面對不一樣的思考。

山一直都在,等著人們去親近,但是登山者不在意的痕跡可能破壞了自然,自然也以各種方式挑戰人類,《聖母峰之死》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彼此之間的關係,讓我們對這樣的挑戰,對團隊合作的人性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

出版社:大家
書名:聖母峰之死
作者:強.克拉庫爾 (Jon Krakauer)
譯者:宋碧雲、林曉欽

博客來網址

No comments :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