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01, 2011

試讀:《最後的狄更斯》

最後的狄更斯狄更斯所處的19世紀距今已有一百多年,以當時的經濟狀況及科技等條件,不難想像人們不會有太多餘暇時的娛樂可以選擇,於是理所當然的猜想,閱讀可能是較為方便又經濟的一種活動,於是知名的作者如狄更斯往往成為群眾焦點,群眾瘋狂的追隨狄更斯,所到之處「追星」的盛況與今日偶像相比豪不遜色,而各家出版社不惜代價的想奪取任何他新的手稿,許多人的生計就靠著「狄更斯」這三個字來維持,《最後的狄更斯》就透過狄更斯的文字魅力以及歷史上狄更斯未完成的最後作品《德魯德疑案》,寫出一個真假夾雜的精彩解謎過程。

在大西洋彼岸,握有狄更斯作品版權的出版商聽聞狄更斯驟逝的消息,趕緊要英國送來狄更斯最終作品《德魯德疑案》的手稿,並且期望從其中能找到未完成作品有關結局的蛛絲馬跡,畢竟這最終結局既然是讀者好奇的內容,也就是競爭對手覬覦的對象,只是沒想到手稿才剛飄洋過海來到碼頭,派去取回稿件的年輕職員丹尼爾就因為意外而死亡,而且在屍體上發現注射毒品的痕跡。

小說的另一條線,在英國殖民統治之下的印度,英國派來的警察正緊追不捨的查緝著走私鴉片的行為,當時種植鴉片並不犯法,違法的是沒有經過殖民地主管的英國人允許,將販售毒品的利潤回到英國人口袋裡,而這發生在遙遠熱帶國家的事件,看似與狄更斯作品無關,唯一的關聯原來是負責查緝的英國警司就是狄更斯的兒子,與那將兩地拉上連線的鴉片。

為了出版社的生存,為了替死亡的丹尼爾找出真相,出版社合夥人奧思古決定跨過大西洋找尋線索,奧思古與丹尼爾的姊姊芮貝卡一起前往英國尋找答案,卻發現事情不如想像的單純,兩人隱隱約約感覺到隱藏的危機,而似曾相似的《德魯德疑案》的情節,諸多狄更斯書中人物角色更是出現在真實的世界裡,究竟狄更斯死前發生了什麼事?《德魯德疑案》又是否存在著關於結局的任何蛛絲馬跡呢?

用古典文學的題材來講述偵探推理的情節,讓《最後的狄更斯》不需刻意修飾就自然呈現一種懷舊的色彩,以奧思古一個出版商的身份來作為偵探的角色,在未知的情況下卻曲折離奇的融入諸多意外與巧合中,半是誤打誤撞的找到答案,作者馬修.珀爾對小說情節的渲染可說掌控的恰到好處,就算習慣了重口味的讀者讀來也不會覺得太單調,反而有一種古典偵探的迷人風情。而透過對貫穿全書的奧思古與芮貝卡的諸多描寫,更是讓當時的時代、社會背景一一呈現,瘋狂書迷的追逐,狄更斯死後家人的生活變化,階級、性別意識的影響,也對整個時代的背景做了最好的詮釋。

《最後的狄更斯》最後還是沒能挑戰真實世界裡的大文豪,《德魯德疑案》最後的結局依舊是個謎,雖然對於一個嶄新的答案大家都會充滿期待,但換個角度來看,對於喜愛文學的讀者而言,這樣的結局又何嘗不可,該保有的神秘就讓它繼續保存,故事的真正答案,每個人都可以運用無限的想像力,隨時在心中自我想像不是嗎?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名:最後的狄更斯
作者:馬修.珀爾 (Matthew Pearl)
譯者:陳雅汝

博客來網址

No comments :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