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7, 2010

試讀:《被囚禁的音符》

被囚禁的音符對每一位父母而言,孩子都是心上的一塊肉,無論是意外讓孩子忽然失去言語的能力,還是某天清晨起來發現孩子失蹤,對於父母而言,都是難以承受的痛,而在《被囚禁的音符》裡,兩個狀況都發生在凱莉的身上,某次意外之後,凱莉就不再言語,一直到她七歲,在森林裡失蹤的那一天……。

《被囚禁的音符》其實不容易分類,透過一個失去言語能力的女孩,小說探討了許多的面向,夫妻、親子之間的關係,兄妹之間的情誼,同伴之間的互相理解,這種種的關係理當是輕柔而正面的,卻因為兩個女孩失蹤的事件,讓情節自始至終都在緊繃的情緒下跳動,小說依序在失蹤的女孩凱莉、凱莉的母親安東妮亞、哥哥班恩,同時失蹤的凱莉同學珮翠拉、珮翠拉的父親馬丁,副警長路易斯的思緒間輪替,每個人各有所思,每個人見到事件的部份,每一段當事人的描述就如同一塊塊的拼圖,也藉由這些拼圖,讀者擁有較書中人物更清楚的視野,只是仍然漏掉那關鍵的一角,緊緊抓住讀者的心情。

《被囚禁的音符》透過這短短24小時不到之間發生的失蹤案細說重頭,探討了家暴對兒童的影響,也藉由凱莉的家庭,凱莉母親的生活態度,回溯到安東妮亞成長家庭對她的愛情觀所帶來的影響。生活在台灣人口稠密,都市密集的土地,無法體會不一樣的環境帶來的差異,常常看到小說裡描述美國小鎮與城市之間的距離,總會讓人有一種好奇,人們處在那樣的環境下,成長過程中該如何去調適與適應人生的變化?抗拒跨出一步的結果可能是認命的選擇原有波瀾不興的人生,守著一輩子沒有變化的婚姻,但跨出去就一定更好嗎?或許也不盡然,只是如果人生的選擇影響到下一代,又該逆來順受的繼續承擔下去嗎?

整個故事要說懸疑倒也不全然那麼符合,但是即使有些答案讀者瞭然於心,卻仍然讓人無法放鬆,畢竟兩個孩子的生命在故事間飄浮著無法安定,也讓讀者為了結局一直捏著一把冷汗,算是成功的擄獲讀者的心。不斷切換的視角也讓讀者體認到,真相只有一個,每個人卻只看到一角,我蠻討厭故事裡幾個搞不清楚狀況就開打的事件,人生總是不斷有著意外,沒有弄清真相就以主觀的認定來判定對方的罪,這樣的態度即使在緊急的情況下也無法被我接受。

延伸而來,結局也讓我不太滿意,我覺得不是兇手的那個「壞人」罪不該死,兇手的結局又太過輕描淡寫就過去了,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如果答案已經明確,對於這種犯下罪行的壞蛋,根本就應該好好的在故事裡痛扁一番才能滿足為了女孩們提心吊膽的讀者啊!

出版社:春天
書名:被囚禁的音符
作者:希瑟.古登考夫 (Heather Gudenkauf)
譯者:陳宗琛

博客來網址

No comments :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