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03, 2011

試讀:《家規》

家規還沒有讀完《家規》時我就開始思考,世界上有多少人患有亞斯柏格症?對照著小說裡雅各的行為來看,我猜,有一大半的人都有部份亞斯柏格症的症狀,只不過就是因為只有「部份」的症狀,使得他們得以被排除在罹患亞斯柏格症的名單之外,或者因為周遭的人沒有察覺,自己沒有察覺,因此得以遠離成為被投以異樣眼光的一群。

為何這樣說呢?亞斯柏格症的診斷當然不僅止是透過單一外顯的行為來決定,但有些較常見的行為例如過份的潔癖,對固定作息時間的堅持等等,不也是在你我身邊常見的現象,或許專業的醫師不會因為這樣的現象而將其判斷為輕微的亞斯柏格症,但換一個角度來看,「異常」的行為即使不是亞斯柏格症,是否也算是不正常的另一種病症?

談到異常後,接下來終於要切入主題,到底何謂正常,何謂異常?在《家規》的故事裡,作者茱迪.皮考特以一個罹患亞斯柏格症的18歲大男孩的故事來訴說現實的標準,社會以多數人的行為模式作為標準,只要不符合多數的行為就被判定為異常、失常,除了眾人將會帶著有色的眼鏡來看待之外,往往在法律上也得不到保障,《家規》裡的雅各涉入殺人案件之後,除了家人之外沒有人關心,原本被一頂「精神疾病」的大帽子扣在頭頂的不正常少年,此時搖身一變,被控成為擁有行為能力,可以控制自己的舉動,蓄意殺人的壞人,社會的衡量標準到底何在?只能說此一時也、彼一時也,都是任憑「主流」的社會價值觀來評斷,法庭上的評斷標準對於亞斯柏格症患者不善於溝通的特質而言,無疑就是一種不公平而變相的傷害。

《家規》描述雅各從小罹患亞斯柏格症,單親的母親艾瑪獨自扶養他與弟弟西奧,艾瑪知道成長後的雅各將會比一般人面對外界世界更嚴格的試探,因此艾瑪一家的家規中,除了「永遠說實話」之外,最後一條就是「兄弟相互照顧,因為你只有他這個手足」,而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規定,卻替雅各帶來了意料之外的麻煩。

茱迪.皮考特刻畫一個著迷於犯罪現場鑑識分析的亞斯柏格症患者真的是絲絲入扣,連帶的艾瑪、西奧這一家人的人生,彷彿就在雅各時好時壞的情況下,無可奈何的被決定了。隨著故事發展,我們就像親自走入這一家人的生活,親眼見到雅各對於事件的反應(其實可以說是沒反應吧,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也是典型的患者個性);見到艾瑪焦急的心情,對她而言,最艱辛的除了誰也無法肯定雅各是否真的是兇手之外,外界對他們的誤解才是真正致命的傷害;見到西奧身為雅各的弟弟,卻又要負擔起恐怕要一輩子照顧哥哥的矛盾,也難怪他心底會浮現乾脆讓雅各入獄,一了百了的念頭,有誰願意生來就遭受這樣的折磨與苦難,而外界加諸於這一家人的世俗眼光,更叫人情何以堪。

《家規》並沒有用憐憫的眼光來看亞斯柏格症,對於疾病深入的研究讓作者不會從一般的角度來看疾病本身,應加深了小說的真實性。法庭上的攻防,檢察官所提出的種種論證,在在凸顯了當今社會對於不瞭解的精神疾病無法見容的事實,從《家規》的情節裡,患者與家屬孤獨無助的心情,也提醒了我們應當關心這樣的議題,這不是簡單的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相反地,多數人並無法代表絕對的標準,彼此之間只是有著某種差異與不同罷了,試著去包容不同的個性,才是我們應當學習的人生課題。

出版社:台灣商務
書名:家規
作者:茱迪.皮考特 (Jodi Picoult)
譯者:郭寶蓮

博客來網址

No comments :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