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14, 2016

試讀:《迷宮》

我自己非常喜歡的一段話是這樣說的,「人生就像迷宮,我們用上半生尋找入口,用下半生尋找出口」,閱讀《迷宮》之後再來咀嚼這段話,感觸良多。

馬汀與歐莎的十一歲女兒瑪格達失蹤了,失蹤時獨自在家,而父母就在距離幾步路的餐廳用餐,並且不時會回家查看,加上事後在馬汀車上發現瑪格達的血跡,因此她的忽然失蹤直指父母為兇手,經過調查,歐莎首先擺脫嫌疑,之後馬汀也洗刷了冤屈,但瑪格達終究沒有找到,而原本就對教養有著不同意見的夫妻之間的關係因為此事更形惡化,就像是陌生人一樣。

「迷宮」設計巧妙之處在於它並沒有實體上的限制與障礙,踏入迷宮,每一條路徑都可以任意遊走,但錯綜複雜的設計卻可能讓人深陷其中而迷失方向,《迷宮》藉由這樣的概念,從四個與題目相關的角色的視角來帶出整個故事,馬汀擁有才華,擔任出版社的編輯,歐莎則是心理治療師,湯姆將一手創見的網路公司賣掉後,因緣際會擔任馬汀的助理,湯姆的前女友卡娣雅則夢想成為詩人,終究未能成功而在學校擔任護士,這四人各有不同的成長背景,人生經歷,就在每個人對於這個事件的相關描述間,拓展出像是迷宮般的線索,只是終究要踏上正確的路徑,才能往事實的真相接近。

馬汀與歐莎就像是感性與理性的組合,一個隨性,一個嚴謹,初相逢時或許足以互補,但面對生活終究有其難處,創作者總是天馬行空,有顆炙熱卻又善變的心,加上弟弟的離開帶給他的打擊,讓他一直無法走出陰影;歐莎則總是將童年經驗映射在瑪格達身上,再不斷檢討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恰當,給自己造成一種無形壓力;湯姆將馬汀視為偶像般崇拜,卻在緊要關頭對彼此的關係產生了疑問,也失去了揭開真相的機會;卡娣雅則是令我覺得最清醒的人物,許多關鍵其實都是因為她居中的穿針引線,儘管沒有人知道她的所作所為,但那些行為不可否認畢竟改變了一切,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結果。

《迷宮》一書中有許多細節,特別是時間左右著真相,若只是翻閱過去而錯過時間的比對,往往會錯過走向出口的道路,閱讀時不妨多加留意。

如同迷宮一般,每個人的故事都能連結到其他人,或許直接,或許迂迴,但終究是落在一個相同核心所發展出來的脈絡裡,人與人都存在於各自的迷宮,又互相交疊,產生交錯的迷宮,空間時間變幻之間,也讓迷宮像是有機體一樣會變形般的改變與幻化,讓人摸不著邊際,往往會困於其中而無法自拔,如同一開始所說的那一段話,年少不經事時我們總是不斷尋找著入口,無論如何都想要踏入其中,而當經歷過,面對過之後,才懂得要走出迷宮,只是,往往耗盡心力而不可得,一句「用下半生尋找出口」道盡無限悵然。

出版社:皇冠
書名:迷宮
作者:席格.艾克倫德 (Sigge Eklund)
譯者:顏徽玲

No comments :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