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17, 2011

試讀:《3096天:囚室少女娜塔莎.坎普許》

3096天:囚室少女娜塔莎.坎普許如果被擄走時,她並不只是一個10歲的孩子,或許,整個事件就不會拖上這麼久,應該很快會落幕吧,我猜想。

知道《3096天:囚室少女娜塔莎.坎普許》講的是女孩被擄,並且囚禁了漫長的3096個日子的經歷時,本來我是有所抗拒的,不願面對一個悲慘的故事,不想見到惡人強制以暴力脅迫他人,不忍承受被害者受到折磨痛苦之後,屈服於暴力的景象;只是意外的開始閱讀之後,發現完全與我的想像不同,儘管有著被囚禁3096天的苦難歷程,有著心底難以洗刷的陰影,作者以一個年輕女孩的身份,以自傳的方式回顧被綁架拘禁的這8年多的時間,寫出期間所經歷的點滴,筆下卻冷靜的令人意外,儘管回憶是折磨人的,娜塔莎.坎普許卻以走出陰霾的姿態,充滿勇氣的描述,充滿智慧的剖析,像是觀察者一樣,把這段日子以來的生活公諸於世,也像是透過這本書,徹底的昭告,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

在一個沒有跟母親告別的早晨,在首度獨自踏上上學道路的早晨,娜塔莎竟然碰到人生最大的意外,轉眼之間就被歹徒帶上車,碰上精神有著嚴重問題的歹徒,娜塔莎無從選擇,從此被囚禁於不見天日的地窖,日復一日。

或許是孩子的天真救了她,一開始娜塔莎不斷心存希望,認為自己很快能脫離困境,重獲自由,而歹徒呢,則是不斷的對她洗腦,家人已經不要她了,不肯付出贖金救她,只有隨著他繼續過下去才是唯一選擇,短短的篇幅點出兩者之間的關係,既然落入歹徒手中,被囚禁在完全不可能脫逃的斗室之中,唯一能做的只有控制自己的情緒,等待再等待,或許能等到離開的機會。

娜塔莎的書中深入的分析了歹徒與被害人之間的關係,她仔細的描述被綁架之後的種種細節,生活環境、每日作息,歹徒透過燈光、聲音、食物……種種手段來控制她,意圖藉由這些方式來操控她的身體與心理,雖然沒有有形的束縛,但無形的梏桎卻牢牢的套在娜塔莎身上。歹徒有時略施小惠,給她多一點填飽肚子的食物、收音機、幾本書,以及其他可以打發時間的材料,看似照顧她,其實也不過是一種病態的,自以為是的擁有吧。

如果是你該怎麼辦?更何況是一位十歲的女孩!

8年多的日子,歹徒終究還是透過暴力毆打,挨餓,勞動種種方式來對待娜塔莎,儘管有這麼多的苦難折磨,娜塔莎還是想辦法撐了下來,並且不斷告訴自己與歹徒,我不害怕,總有一天我會離開,不殺我,就是你必須死。很難想像一個不經世事,十歲就被擄走的女孩能有這樣的堅持與毅力,也讓人在閱讀這個故事時充滿了正向的希望,無論如何堅持下去才能有機會,一旦放棄,就連微薄渺小的一點機會都沒有了。儘管過程中娜塔莎曾經懼怕,曾經自己將自己綁住,即使有機會也不敢逃離,慶幸的是,終究她還是堅持到底,堅持正義,堅持擄人是錯誤的行為,才能逃出魔窟,重獲自由。

結束了3096個日子,沒想到要面對的竟然是部份社會大眾異樣的眼光,這是另一種精神上的折磨吧,或許也是因為如此,才會催生《3096天:囚室少女娜塔莎.坎普許》這一個故事,撐過漫長歲月,娜塔莎透過文字告訴每個人,她不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也沒有對歹徒心生憐憫,歹徒變態而誇張的行為,對於受害者的凌虐,反而成了對抗他最大的力量來源,並且足以一舉擊潰他。我相信,自由之後,娜塔莎一定深思過人性,並且客觀的審視過去,才能不偏不倚,忠實的寫出對事件,對歹徒,對自我的剖析,在娜塔莎誠實的文字裡,反映出對社會病態的一種省思,也傳達了對於自己的信賴,不需要別人的肯定,《3096天:囚室少女娜塔莎.坎普許》就是娜塔莎一路走來最好的證明。

出版社:商周出版
作者:娜塔莎.坎普許 (Natascha Kampusch)
譯者:陳俐雯、李璞良

博客來網址

No comments :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熱門文章